hi. (to myself. lol)
found this post for fortnightly journal something from my heart.
it might still be alive 10 years down the road. here it goes :)
这2个星期只刊登了4篇报道, 但还是感触良多。现在也开始尝试写专题报告,觉得可以自己发挥其实比普通的报道来得精彩。
我想写作这一方面已经慢慢开始熟悉,感觉一点也不陌生。 只不过这两个星期,适应了环境和工作后,开始专注人际关系这方面。
这一个月来都是和早报体育组的郑耀一起吃晚餐。郑耀休息,我也都自己去吃。有一天下午早一点上班,公司只有我和其他两名记者。其中一名,倩玉,是曾经一起合作过的,因此我便决定为了打好人际关系,鼓起勇气问她是否要一起吃饭。她毫不犹豫说“吃过了”, 所以我也无所谓,反正也已经习惯自己吃。不料,在吃完午餐回公司的路程上,我看见她拿着一杯饮料,和其他同事一起走进办公室。
我不生气,也没有很难过,只是觉得她没必要对我说假话。
可能是我的座位在门口另一端,而且也没机会和大多同事合作或沟通,所以就算在吃饭时间看到我,他们也不会觉得有必要让我加入他们吧。
我也发现其实要在工作上表现得好,需要的不只是能力,人际关系基础也很重要。 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,就算有潜能也会因为害怕得不到同仁的支持而隐藏自己。因此,这几天我都在思考,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?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和同事?
如果要工作,那我一定会拼博为做到最好,突破自己;若要把一生献给一份职业,我会把领导的位置当成目标。这是我对热忱的定义。
我很清楚我不会想要40岁的时候,在报馆里批改别人的文章、整理新闻。我很清楚我不要把一生献给文字。但我希望用报馆的经验当基础,锻炼自己走在新事物的前端。
写过的报道如此广泛,有科技、邻里活动、医药、教育等方面, 我发现我都没有什么兴趣。我自小就很喜欢政治和历史这一块。每次看到工作分配表上关于国会或国际政治新闻,尤其是和缅甸有关的,都会超想参与。
我也当然有想过成为国会议员,但是我知道以我鲁莽、过于直接、没有自律的性格,这个想法是不可能的。所以我正很认真地考虑拿报馆奖学金(那是如果能通过奖学经申请考试),加入政治部门。唯一问题是我知道我不能想象自己把一生交给文字和新闻整理。
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是为了世上最穷的人而献上,我的付出能直接触摸到最孤单的心灵。
因该超过700字了。也没选择,一定要停笔。
可是后星期我会记得在手机里调闹钟提醒自己要写日记。 对不起老师!